问题出在哪儿呢?
周刊君最近看到一句话,感觉很有道理: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时常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大家都是普通人,没什么充盈的小宇宙,如果早睡早起都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哪还有精神能量应对一天的工作?早睡早起,应该尽可能变成一件毫不费力的事,这需要一定的技巧,也正是周刊君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心得。
其实,晚睡晚起是病,得治。
它准确的称呼是“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睡眠和醒来的时间,都不可控制地比理想状况晚很多。只要让患者遵循自己的生物钟,(比如在周末和假期)他们可以睡得很好很规律,但唯一的问题是,工作日里,由不得他们。
经常性的睡眠紊乱,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失眠,精神不振,滥用酒精及药物,甚至引发抑郁症或躁郁症。但更常见的危害是,他们会被贴上一个大大的标签:懒。简直不能更冤了。关于晚睡,那些把你拖至天昏地暗的细节晚睡强迫症,实际上是近些年来才变得越发严重和普遍。罪魁祸首,就是电脑与手机。
你或许有过这种体验,洗漱上床,拿起一本睡前读物,结果入睡之快,快到你早晨醒来,发现台灯亮了一夜——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你大概也有过这种体验,洗漱上床,拿起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怎么就是不困……一些你不曾注意的细节,影响着你的大脑“嗨不嗨”。当大脑兴奋地打着碟的时候,你当然睡不着了。
1. 蓝光与褪黑素
人类的眼睛和大脑,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已经对光照的变化非常敏感。
例如,曾经有实验人员将志愿者关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里,仅仅提供人工光源,结果发现,只要稍微调整光照周期,就能将志愿者的生物钟玩弄于股掌之间。
你的生物钟,也这样被电脑和手机玩弄着。
科学界暂时还没搞清楚,究竟是何种强度、波长和照射时间的光照会对人类的生物钟产生最强烈的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很多电子设备的屏幕会发出大量波长较短的光(属于蓝光),较之纸质书反射的广谱光(白光),短波长的光会明显抑制褪黑素(调节睡眠时间和生物周期的激素)的产生,同时增加人的警觉度。
简而言之,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告诉大脑,别睡,接着嗨。
2.鸡血般的皮质醇
为什么网吧里打游戏的人动不动就能通宵?
因为他们不断地给大脑暗示:眼前的事情未完成。
有一种肾上腺激素,名曰皮质醇,又被称作“压力荷尔蒙”,因为人在面对压力时会激发这种激素的分泌,进而调动全身的积极性来对抗压力。不难想象,皮质醇是睡眠的大敌。
本来人体的生物钟已经把这种激素调教得很服帖了,皮质醇浓度从早晨6点到8点升至最高,而后缓缓下降,17点到20点会稍有提升,直至22点降到最低,安稳睡去。奈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20点到凌晨2点之间完成工作,皮质醇被压力调动得分泌紊乱,想清醒的时候清醒不了,想睡的时候睡不着。同理,剧烈运动后没多久也睡不着,满脑子都紧张兮兮地想着“我要睡觉”也睡不着。嘴上数着绵羊,身体可是很诚实的。
3. 没有温差,创造温差
很多人认为,洗完热水澡后正好睡觉,暖暖和和容易入眠。
但实际情况是,睡得好的关键在于,手脚保持温暖,但身体中心(躯干)温度降低。因为,地球昼夜温差造就了人体生物钟的一种机制——体温下降会增加睡意。或许有人会说,不对,中午那么热为什么我还会犯困?气温高,不代表体温就高啊,看看这张图里,12点前后的那次体温下降,这就是你犯困的原因。所以,刚洗完澡,血液循环加速,体温升高,反而容易保持清醒。
夏天睡前两小时、冬天睡前一小时洗澡,可以令体温先升高,再逐渐下降,这样容易睡着得多。
了解了上述种种细节,我们就能明白,睡眠的诀窍在于:关掉电脑,抛开手机(早一些摆脱它们,因为蓝光对人体的干扰可以持续一小时以上),洗个痛快澡,进行一些具有“完成性”仪式感的事(比如看一会书或听一段音乐),告诉自己“我做好了,可以安心去睡了”。
然后我们来进行下一步。
极速入睡法
如何用几分钟让自己睡着?
面对失眠,美国的安德鲁·威尔医生推荐了一种帮助睡眠的“4-7-8呼吸方法”,称可以让人在60秒内进入睡眠,而不用任何药物。
4-7-8呼吸方法
1. 用嘴大呼一口气
2. 闭嘴,用鼻子吸气,默数4个数(1、2、3、4)
3. 停止吸气,屏住呼吸,默数7个数(1、2、3、4、5、6、7)
4. 用嘴呼气,默数8个数(1、2、3、4、5、6、7、8)
每四步这样的“一呼一吸”为一个循环,需要重复三遍。吸气的时候要用鼻子,不要发出声音,呼气时用嘴,要有“呼”声,而且一定要舌抵上颚。
3次循环之后,就能感受到睡意,整个过程仅57秒。
威尔医生表示,这种方法的原理在于,让肺吸入更多的氧气,而氧气的增多能调节人体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默数也能让人少想那些乱七八糟的刺激神经的事情,这样就能安然入睡了。
当然,这种方法最好先练过几次再上阵,不然临睡时一门心思数数,生怕数错了,太紧张又睡不着……
BBC推出的纪录片《睡眠十律》中则提供了另外一种入睡方式——肌肉逐渐放松法。
肌肉逐渐放松法如果你工作很忙而且压力很大,皮质醇全天处于高位浓度,那么你可能需要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肌肉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地先紧绷,后放松,通过舒缓的运动释放压力,使身体的皮质醇浓度慢慢下降,这样就可以快速入睡。
例如,躺下后,尽量地缩紧你的脚,曲起脚掌,坚持住,保持十秒时间,然后放松。紧接着小腿用力绷住,保持十秒时间,然后放松。如此逐渐向上,从脚到头的每块肌肉紧绷再放松,大概一共几分钟,你就会很快产生睡意,迅速睡着。
破解“早起废一天”那些能牵引生物钟的力量
早起大概是睡眠过程中最耗费意志力的事情了,俗语有云:晚起毁上午,早起废一天。
网上流传着各种治疗赖床的方法,比如“尿钟法”,顾名思义,靠尿憋醒;比如巴甫洛夫起床法——假装睡觉,模拟自己听到闹钟后迅速弹起来的一系列动作,重复十几次直到自己形成条件反射,然后寄希望于真睡的时候也能如此。
无疑,这些逗比的方式最多把自己笑醒,实战中恐怕没什么用。
关于无痛早起,周刊君其实也没什么万试万灵的办法,不然一定会拿来卖钱的。不过,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告诉大家,希望能让大家起床没那么难受。
首先是温度。同时经历过南北方冬天的少年们或许能明白,在没暖气的屋子里起床,和在暖气房里起床的难度系数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在床边准备一些电热设备,或许能成为帮助起床的一大利器。
其次是光照。前文提到过,调节光照完全可以将人的生物钟颠来倒去,昏暗的房间只会让人想睡到天昏地暗。所以,一盏能够随着闹钟点亮、或随着早晨的到来渐亮的灯具,也是起床的好帮手。或者起床后尽快接触5-30分钟阳光,以唤醒你的身体。
最后是饮食——吃货记住这条就够用了。如果你是头几天早起,一定要在起床之后尽快吃早饭。研究表明,食物对生物钟有着明显的牵引作用,起床之后吃食物,能让人在48小时内适应新的昼夜变化。
睡眠占到了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本期M周刊试着向大家介绍了一些睡眠的技巧。但是,一天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利用得充分与否,或许才是真正决定睡眠质量的关键。
勤劳一日,可得一日安眠,在这周一的清晨,跟大家说声早安,愿你一天过得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