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熬夜和失眠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种常态,以至于人们都并不把它当做一个会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问题。事实上,失眠在当今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所说:“睡眠医学正在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人的失眠问题必须得到重视,睡眠医学中心建设必须加速推进。”人们往往对食品安全等问题高度重视,但却忽视了同样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睡眠问题,不得不说,社会大众对于睡眠健康方面的知识还知之甚少。
一、失眠问题现状:睡眠时间减少,失眠人群扩大
根据丁香医生联合移动健康研究院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数据显示,83%的公众都存在睡眠困扰,而且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睡眠困扰,其中90后人群中存在睡眠困扰的比例高达84%。
此外,去年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四分之三的90后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其中三分之一是在凌晨1点入睡,90后睡眠平均值为7.5个小时。在陆林院士牵头主编的《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一书中也指出,2018年中国10个地区的成年人中有近20%的人存在失眠,并且女性高于男性。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年轻人成为失眠群体的主力军,无论是平均睡眠时间还是失眠人群的基数,都表现出令人堪忧的趋势。在睡眠时间方面,专家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成年人建议每天睡眠时间在7-8小时。
但是显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媒介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网购、游戏、短视频等等充斥着大众的生活,占据着人们大量的注意力,与此同时睡眠时间也被严重压缩,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为此付出代价的则是人们的健康。
二、助眠药物认知:“褪黑素”并非失眠良药
许多人虽然也知道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失眠的危害性,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生活习惯、工作压力、情绪和心理问题等等,造成了人们的睡眠障碍。他们苦于自己的睡眠问题,但也无处觅得良方,因此寻求药物的帮助,以为药物可以帮助彻底改善失眠问题。
但是,在对待各种助眠药物中,很多人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其中最典型的助眠药物之一便是一款叫做“褪黑素”的产品。在众多助眠类的产品中,“褪黑色”备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在电商平台的销量排行中,“褪黑素”更是排在保健品销量排行榜前列。据天猫国际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118%。
然而,最新研究却表明,“褪黑素”产品的功能却并非其宣传的那么有效。陆林院士也表示不建议消费者长期服用“褪黑素”。因为对于失眠障碍,光靠“褪黑素”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褪黑素”之类的药物只能暂时性地调节睡眠节律问题,我们不能夸大助眠药物的作用,更不能滥用乃至对褪黑素之类的产品产生依赖。
有体验者就表示,靠外部摄入褪黑素久了,会影响内源性褪黑素分泌,反而打破内分泌稳态从而导致一定的褪黑素制剂依赖。因此,关于“褪黑素”及助眠类药物,我们还是要谨慎对待。
三、重新认识睡眠:睡眠利于清除大脑垃圾
很多人都把“熬夜有害健康”、“熬夜会让人变傻”等熬夜和失眠问题的警语变成了一句耳边风乃至一句戏谑,但是,最新科学研究却表明,失眠和熬夜真的会让人变傻。
在《科学》杂志2019年11月份的一篇文章中,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家Laura Lewis团队对13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发现当人在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血液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每当大脑中的血液大量流出,就给大脑腾出了一定空间,脑脊液(CSF)则会趁虚进入大脑,对大脑进行冲洗和清洁,去除大脑中的毒素,其中就包括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
睡眠不仅仅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让身体机能得到恢复,更是对大脑中的毒素、垃圾和污染物的一种清洗,因此,人在高质量的睡眠后大脑会变得清醒和充满能量,让人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很多人都把他们生活工作不顺、精神状态不好等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却不曾意识到,很可能睡眠不佳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毕竟,吃得健康、持续锻炼和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基本可以让人拥有一个饱满的状态去应对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心理学提倡人们要接纳自己爱自己。似乎所有人也都在说“爱自己”,但是,我们如何去爱自己呢?爱自己,不是说要自私自利,不是说一定要享受奢华;爱自己是是用心把自己照顾好,认真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在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事务结束后,睡一个舒服的好觉就是对自己最大的犒赏。
当失眠和熬夜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的健康也在一点点遭受侵蚀。如果说我们生活中种种显性的疾病让我们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那么对身心健康构成威胁的失眠问题就更不应该被忽视。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到睡眠健康的重要性,并对失眠问题的隐患加以重视,毕竟,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为了把这三分之一的人生过好,从今天起,让自己每天睡个好觉吧。
最后,分享几条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总结的睡眠提示:
1、晚间睡眠足够可以不午睡
如果晚上睡眠时间达到7小时,可以不午睡。 如果晚上睡的时间不够,午睡最好也不要太长,午睡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最佳。
2、理想睡眠时间
晚上11点到12点睡觉最为理想,这个时候是有困意的,最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3、不建议补觉
凌晨两点睡觉、中午十二点起床,错过了最理想睡眠时间,白天一补觉,晚上又会睡不着。
4、常见睡眠误区
喝酒助眠:长期喝酒破坏睡眠,大量饮酒对睡眠也是有负面影响。
运动助眠:睡觉前一定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喝咖啡,不要喝浓茶,下午三点以后不建议喝酒和咖啡。
不合理用药:不建议长期吃药,但是在失眠的时候可以吃一点让自己很快入睡,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打呼噜睡得香:打呼噜不是睡的香,可能是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睡的长寿命长:人的寿命长短与睡眠时间没有关系,不是睡的越长就能长寿。睡的太长了不是好事,家中老人如果遇到睡眠时间增加的情况,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参考文献: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2018中国睡眠指数》
《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
《Science》2019年第11期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失眠怎么办:《失眠怎么办?教你五个改善睡眠的方法》
睡眠错误认知:《关于睡眠的9个错误认知》
怎么获得深度睡眠:《怎样才能获得深度睡眠》